李克強訪歐: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
  自身經濟、金融形勢迥異
  兩位東道主面對中方心境不同
  自6月16日起,李克強總理相繼對歐洲英國、希腊進行了訪問。中歐是重要的貿易伙伴,中國領導人歷次歐洲之行,經貿領域的成果總會被外界高度關註,此次自然也不會例外。
  在李克強總理訪英期間,中英雙方共計簽署了總值約300億美元的貿易和投資協議;在訪問希腊期間,中國和希腊兩國簽署了價值總計高達46億美元的貿易與投資協議,可謂成果纍纍。
  李克強總理的訪問在兩個東道國受到熱烈歡迎。外媒紛紛評論稱,在英國,李克強總理的到訪一洗此前中英“政冷經熱”氣氛的陰霾,卡梅倫首相殷勤接待,女王也破例與中國來賓飲茶敘談;在希腊,李克強總理更受到如法新社文章所言“鋪紅地毯式”的歡迎。
  歡迎場面相似,但兩位東道主的心境卻有微妙的差異。
  近兩年來,英國經濟、金融形勢在歐洲範圍內屬於較為理想的,和中國的經貿交往,屬於“錦上添花”的範疇,英國自問在經濟、科技、金融等領域,擁有中國所急需的籌碼,又認為中英貿易、投資合作尚有極大潛力可挖,在當前歐陸經濟恢復緩慢的背景下,顯得更為重要,因此對李克強總理的來訪寄予厚望。
  反觀希腊,這個歐債危機的重災區,至今尚未從經濟震撼中蘇醒,如今的希腊囊中羞澀,IMF的援助款雖剛剛到位,卻已被拖延了整整一年,且為換取這些援助,希腊付出了慘重代價。與之相比,中國2008年起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經營項目,卻成為近年來希腊經濟少有的閃光點,希腊方面當然希望中國這個“外來財神”更多關照,對李克強總理來訪的歡迎,很大程度上寄托著“雪中送炭”的期待。
  英國:中國“取經補短”的理想對象
  希腊:中國在歐盟範圍內作了一次“逢低吸納”
  對於中國而言,和歐洲各國的經貿交往,基本出發點是“雙贏”:既有利於對方,又有利於自己。
  英國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,在技術交往方面也較其它一些發達國家更開放,是中國“取經補短”的理想對象;作為老牌金融強國,倫敦金融市場不僅對人民幣國際化意義重大,更是分散外匯儲備海外投資風險的理想平臺;相對於其它發達國家,英國在大型、關鍵基建項目招標方面也較為開放,這對於亟待走出國門的相關中國企業,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現實意義。同樣,英國也需要中國這個重量級貿易伙伴,以抵消歐陸經濟、市場萎靡不振的負面影響,雙方存在廣闊的“雙贏”合作前景。
  對希腊而言,“歐債效應”令其市場投資環境惡化,許多項目萎縮,經濟活力下降,這勢必影響該國的就業率和市場購買力,從而令該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,從這個意義上,諸如比雷埃夫斯港擴建和60億歐元壓電機廠改擴建基建項目等中希合作項目,對希腊而言極富現實意義。對中國而言,在希腊經營、投資,短期付出較多,但從長遠看,卻無異於在歐盟範圍內作了一次“逢低吸納”,正所謂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。如比雷埃夫斯港合作項目,中遠集團控股67%,獲得35年特許經營權,中國就此在南歐地中海樞紐處,獲得了重要的集裝箱海運落腳點。此次李克強總理的訪問,雙方約定進一步加強對該港的投資,使之擴展成為北地中海最重要的集裝箱轉運港之一,一旦實現,對中希兩國均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。
  不論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,在知彼知己的情況下遵循“雙贏”原則,積極發展雙邊經貿關係,才是包括李克強總理此次訪歐在內,中國對外經貿交往的現實意義所在。
  (原標題:李克強訪歐: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ppitm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