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陳心想
  讀鄭也夫先生的語言社會學雜文集《語鏡子》,會讓你不無驚嘆地發現,日用而不知的語言背後,隱藏著那麼多道道兒:人情心理、社會機制、價值變遷、時代思潮。我們不妨先看看一些文章的題目,便可一窺其諸多話題之趣味性與社會之批判性。
  如本書副標題所示: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。其實這面鏡子也是活著的歷史。比如,在電氣化時代,雖然電燈已普及,但“盞”字告訴我們,在“燈”的歷史長河裡,“電”只是現代的事情;最明顯的是本書中分析的“吃了嗎”,反映了“民以食為天”的國人的苦難歷史,顯示我們民族是“饑餓”怕了的。書中引用了社會學家的統計數字,自公元前206年至1936年,兩千餘年時間水災1031次,旱災1060次。饑饉、流民、餓死、“人相食”,更是不絕於史書。在溫飽解決後的今天,大概作為國粹的問候語“吃了嗎”將成為歷史,也許“好天氣”會如作者所願,取代“吃了嗎”,成為流行的問候語。
  作為理解國民性的語言,漢語“文過飾非”的功能確實是一面難得的透鏡。現代的典型例子,比如文革時候,混亂的極左時代,官方說辭依然是:形勢大好,亂了敵人,鍛煉了群眾。這說辭帶著“咒語”的力量:言下之意,你若是被攪亂了,你就是敵人;立刻使反對混亂的人噤若寒蟬。
  我們現代人對儀式語言似乎已經喪失了意識。該書“儀式語言”一篇提醒我們,偉大的儀式演講者都領悟了祖先的智慧:儀式語言不是實用語言,它不是要曉之以理,而是要動之以情,不是教你怎麼做,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去做。它撥動你的心弦,藉此將一種意義、一種價值觀註入你的心中。比如牧野之戰前周武王的誓言是儀式語言,拿破侖在金字塔前對勝利的法國士兵的高呼“埃及五千年的文明在向你們召喚”也是絕佳的儀式語言。
  語言,是中華民族的審美主弦。作者對比不同民族的審美區別:黑人縱情於熱情瘋狂的舞蹈中,日耳曼人和意大利人有一個神秘美妙的音樂世界,中國人則是將其審美趣味重心牢固地放在了語言之上。中國古典的詩詞、駢體文、聯語等等,都是見證。作為溫飽解決後的個性追求,“聯語”也將是一個潛力無窮的出路。婚禮或祝壽時,紅包或禮品雖然不能或缺,但遠不如個性的、禮儀的、極致的話語。“對子在此有獨到的優勢。相比之下,文章冗長,詩歌小眾。對子則可文可白,可雅可俗,短小精悍,它的針對性、話語性,使它可望成為某些儀式場合的不二選擇。”書中,作者寫給其朋友和學生的鑲嵌聯,很是溫暖別緻。
  誠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,語言是富礦,有待全面開采的富礦。這本《語鏡子》似可引領我們,去打開這座富礦之門。
  (原標題:語言日用而不知的背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ppitm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